
基于TENA的仿真實體
TENA是美軍公共試驗與訓練使能體系結構的英文簡稱,它源自于美國國防部啓動的FI2010 工程中的定義。目的是通過促進試驗與訓練界靶場資源的互操作、重用和可組合等方式,提高聯合試驗和訓練能力,降低靶場運作費用,更加高效地利用靶場資源。本文在分析TENA 元模型、對象模型的基礎上,研究TENA 仿真實體的内涵和構成,設計仿真實體的标準化接口描述,簡化TENA 對象模型的集成過程,快速構建仿真實體,可爲類似應用提供借鑒。
随着武器系統越來越精密和複雜,進行試驗和訓練變得更加困難,一種新的機制“邏輯靶場”便營運而生,這種機制可以用來克服當前的煙囪式結構設計。在一個邏輯靶場中,現實中的軍事資源能夠與仿真的武器和部隊進行互操作,而不管它們處在世界上的什麽位置。作爲由CTEIP 發起的FI2010 工程的産物,TENA能夠讓邏輯靶場願景成爲現實。FI2010 研究了包括DII COE 和HLA 等在内的多種體系結構,TENA 是在吸取了這些結構的優點基礎上建立的。
TENA 組織結構基于Extended C4ISR結構框架,并服從其邏輯結構。TENA 主要關注應用層面的互操作和之間的可組合,而不指定組件的結構。互操作、可重用和組合是TENA 的3 大主要技術驅動,實現試驗與訓練邏輯靶場的高效構建。
本文概要介紹了TENA 的組成,研究了TENA 對象模型,設計了一種基于TENA 仿真實體,方便了對TENA 對象模型進行集成和封裝。該仿真實體結合TENA 技術特點,采用代碼自動生成技術,簡化了模型的集成過程,提高了仿真模型的集成效率,該框架具有良好的開放性、可擴展性和可重用性。
關于TENA的相關應用,神州普惠自主研發了:TestArch分布式集成測試支撐平台,該平台遵循美軍公共試驗與訓練使能體系結構(TENA)來構建開放式的信息化集成測試系統,成功應用于海軍靶場多個聯合試驗項目、以及工業部門的武器裝備或系統的集成測試項目。對這款産品感興趣的讀者,可點擊鏈接進入産看詳情。
-
文件大小: 276.4KB